
申論歸納概括高分寫作技巧指導
申論歸納概括技巧之“細節(jié)”定勝負
歸納概括是申論作答的基礎,然而近年來,對于歸納概括的要求并不只是單純的圍繞作答對象抄材料原文,更多的是要對于材料全面把握,綜合概括。今天帶領大家梳理概括“細節(jié)”。
例:根據“給定資料”,談談S村是如何打造村播平臺的。
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字數不超過400字。
第一步:審題
①本題的作答任務是找s村為了打造村播平臺做了哪些事情。
②要求:全面——多寫不同角度核心關鍵詞;準確——校準要寫的關鍵詞;有條理——分條書寫;字數——不超過400字,即在標準答題紙上作答小于等于16行。字數較多400字字數較多,要點的具體書寫要全面。
第二步:找點
S村“90后”姑娘小丁正對著手機在果林下做直播。只見她徒手掰開一個剛摘下的水蜜桃,粉嘟嘟的果肉讓人垂涎欲滴,立刻吸引了不少粉絲點擊購買。
——場景描述,果林直播,現場試吃
水蜜桃是S村的主導產業(yè)。2018年,某互聯網企業(yè)與村里合作,準備打造村播基地。2019年9月,村里從集體經濟中拿出20多萬元投資打造了一個網絡直播間,聘請了專門的直播團隊,在村委會幫忙的小丁成為小山村里第一位“網紅”村播。
——1.依托主導產業(yè),打造村播基地。
①村企合作;②投資打造直播間;③聘請專業(yè)團隊,村委安排專人直播,打造網紅村播。
剛開始,小丁的直播效果并不理想:觀看人數少,點擊量上不去。而且由于手機信號的問題,直播時斷時續(xù),不少網友對此頗有怨言。正當小丁的直播陷入瓶頸的時候,S村來了一位從事新媒體傳播研究的駐村第一書記鄭書記,他幫小丁深入地分析了村播不成功的原因。
——效果不理想第一書記分析原因
“村播的形式雖然新穎,但并不一定就有良好的效果。有了新的形式,還必須有優(yōu)質的內容才行。而且,直播對技術條件的要求比較高,若收看體驗不好,也很難留住網友。”
——原因:內容差;技術差,體驗差
——2.實事求是定位實際問題。
要想做出高質量的直播,就需要有專門的包裝,要有懂行的專業(yè)人,而這些是小丁無法獨自做到的。為此,鄭書記安排她成為S村的電商推廣專員,承擔全村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推廣,小丁的“鄉(xiāng)下妹子”這個賬號成了S村的村播平臺,由村委會來承擔村播所需要的相關費用。鄭書記還聯系了一家互聯網營銷公司,與S村達成合作協議:S村負責網絡直播間的打造,公司負責培訓小丁。在粉絲數量和銷售額達到預期目標后,公司再按雙方合同議定的金額收取費用。這樣一來,小丁、互聯網營銷公司和村委會三方皆大歡喜。
——3.多方合作,提高專業(yè)性
①包裝。安排電商推廣專員,將其賬號作為村播平臺,村委會承擔相關費用;
②培養(yǎng)專業(yè)的人,聯系互聯網營銷公司,達成合作,由其培訓電商推廣專員。
第三步:加工
做法:
一、依托主導產業(yè),打造村播基地。
二、實事求是定位實際問題。
三、多方合作,提高專業(yè)性。
第四步:書寫
做法有:
一、依托主導產業(yè),打造村播基地。村企合作,投資打造直播間,聘請專業(yè)團隊。
二、實事求是定位實際問題。效果不理想,第一書記分析原因。認識到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
三、多方合作,提高專業(yè)性。
1.專門包裝。安排電商推廣專員,將其賬號作為村播平臺,村委會承擔相關費用。
2.培養(yǎng)專業(yè)人。聯系互聯網營銷公司,達成合作,由其培訓電商推廣專員,達到預期目標后公司再收費。
由此可見,在歸納概括中,只從材料中概括簡單要點無法滿足“全面”要求,只有結合題干,通過分析材料方可實現“綜合概括”。
把握歸納概括題的得分關鍵
在申論考試中歸納概括屬于基礎題型,在考試中考查頻率極高,因此對于廣大考生來說非常關鍵。而在這一題型中,得分不高一直是我們備考的痛點之一,而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是在于,很多考生不擅長提煉“小括句”,導致得分不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如何提煉小擴句,把握歸納概括得分關鍵。
一、何為“小擴句”
在閱讀材料提煉要點之后,對要點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概括就是“小擴句”,“小擴句”是對一個或幾個意思相同的要點起到概括性的作用的詞語。
二、為何要寫“小擴句”
“小擴句”本身作為答案要點的一部分,具有一定分值配比;同時將關鍵性的詞語書寫在前,可以讓考官可以一目了然的確定答案的準確性,保證要點不失分。
三、如何提煉“小擴句”
技巧1:合并同列項
【具體解析】具有相同要素的要點合并在一起書寫,找到共性,確定前置詞。
1.同義法:
含義:相同意思的要點合并。
【例】概括小微企業(yè)當前存在的問題?
(1)小微企業(yè)原材料價格上漲;(2)小微企業(yè)當前員工工資增加;(3)小微企業(yè)當前房租上漲。
將原材料、工資、房租3個要點合后,確定共性話題為:經營成本,即為小擴句。
故整理為:經營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員工工資、房租等成本上漲。
2.同主體法:
含義:相同主體放在一起書寫。
【例】概括大學生就業(yè)難的主要原因?
(1)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欠缺,無法達到市場崗位的能力要求。
(2)企業(yè)更多偏向于聘用較多工作經驗的人才。
(3)政府未向畢業(yè)生提供更多的就業(yè)崗位。
——通過不同主體對要點進行分類。
3.同領域法:
含義:相同領域、范圍的內容放在一起書寫。
【例】概括當前我國發(fā)展面臨的問題?
(1)經濟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不協調,投資率持續(xù)偏高,消費需求相對不足。
(2)主流文化和民間文化不能更好的融合,造成脫離狀態(tài)。
(3)生態(tài)礦產資源遭受破壞,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生物資源日益枯竭,生態(tài)多樣性減少。
要點1為經濟問題;要點2為文化問題;要點3為生態(tài)問題。
——通過不同范圍將要點進行分類。常見范圍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
技巧2:關鍵詞前置
【具體解析】部分材料中可能會存在一些概括性較強的詞語,可以作為“小擴句”。
【例】2020年貴州省考A卷第一題。
隨后,小孫與工作組同事組織村民參加手工紡織、月嫂服務等培訓班。與此同時,他們籌集資金,在全村開工建設引水上山工程,徹底改變了村里幾十年來缺水的落后狀況。剛去的那一年,小孫注意到各家都用自家喂養(yǎng)的土豬腌制成臘肉,味道非常鮮美。除自己食用外,每年各家都會有可觀的剩余。小孫與工作組同事在那年春節(jié)前,瞅準節(jié)日期間市場供貨量增加的機會,積極利用微信朋友圈、聯系微商等方式,全程參與推銷,不僅給村民換來了“過年錢”,還使巖山村的臘肉小有“名”氣。一連串雪中送炭的實質性幫扶拉近了村民和工作組的距離,村民們被小孫這位“女干部”的真情付出深深打動。
——小擴句:開展實質性幫扶
技巧3:巧用熱詞概括
【具體解析】了解時政熱點,積累相關詞匯,也可作為小擴句。
【例】2019年貴州省考A卷第三題。
老熊當上了護林員,妻子也成了村里的保潔員,兩個人的工資讓全家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小擴句:推動就業(yè)扶貧
申論歸納概括題型中關于“民生”的備考詞匯
在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中,很多同學感慨:“為什么那些看起來很高大上的詞匯,我在概括材料內容的時候就想不到呢?”所以,今天以一篇簡短的材料做演示,希望同學們可以從中學習如何積累必備詞匯。
【問題】根據材料概括塘西村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給定資料】
塘西村正在給貧困戶發(fā)放種雞,前來領取種雞的貧困戶有的是病人,有的是殘疾人,有的是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也有壯年勞動力。剛領完種雞的小林說道:“還是挺無奈的,這些種雞,不管你能不能養(yǎng),都平均發(fā)下去。我想成批量的養(yǎng)殖,可每人15只,根本成不了規(guī)模啊。”村民們也抱怨道:“項目不行,干部、技術人員也逐漸撤走了,也沒有什么人過來投資新項目了。”在山腳村,貧困戶李叔一臉沮喪地說:“最早扶貧單位指導我們種辣椒。但在我們這兒辣椒并不行銷,市場上貨又多,價格跌得厲害,項目根本賺不到錢,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解讀】
1.本則材料是關于扶貧內容。對于一些人什么都沒有,沒有被教育,沒有就業(yè),所以需要扶貧。
2.“根據材料概括塘西村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是近幾年經常考的內容,扶貧屬于民生領域的一個方面。
3.“塘西村正在給貧困戶發(fā)放種……也有壯年勞動力”:雞不是誰都可以養(yǎng)的,“有的、有的、有的"說明情況不同,但是都發(fā)雞,說明缺乏針對性。今后在遇到什么人都搞同樣的事情,即缺乏針對性。
4.“剛領完種雞的小林說道……根本成不了規(guī)模啊”:
(1)“都平均發(fā)下去”:說明沒有針對性,搞平均主義。
(2)“我想成批量的養(yǎng)殖,可每人15只,根本成不了規(guī)模啊”:想開展養(yǎng)殖產業(yè),但是難成規(guī)模。
5.“村民們也抱怨道……也沒有什么人過來投資新項目了”:本來是幫助扶貧的,但是沒有幫助到百姓就走了,說明缺乏可持續(xù)性/缺乏長效投入。
6.“在山腳村……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1)又存在問題,要求開展的項目與市場脫節(jié),及與市場脫節(jié)。
(2)賺不到錢就是收益低。
(3)“不了了之”:仍然是不持續(xù),沒有長效機制,重復前文。
7.梳理:扶貧缺乏針對性、不可持續(xù)。扶貧措施脫離實際,搞平均主義,產業(yè)難成規(guī)模;幫扶項目與市場脫軌,人才、資金等缺乏長效投入,收益低。
【拓展】
民生連著內需,連著發(fā)展。
1.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位置。
2.要把穩(wěn)就業(yè)擺在突出位置。
3.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xiāng)統(tǒng)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xù)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4.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解讀】
1.民生考查最多,也最接地氣、最散的,大家可能是最不會的。而且大綱改了后,要考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新思想的理論中,其中有一章是要滿足老百姓對生活的向往,這一章就是對于民生的論述。梳理完就是這幾個方面,首先民生很重要,民生連著內需,連著發(fā)展。“連著內需”即大家好了就能花錢了,花錢了就帶動發(fā)展。
2.第一,必須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位置,因為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和未來。
3.第二,要把穩(wěn)就業(yè)擺在突出位置,因為一個人能立足于社會,最主要的是有穩(wěn)定的工作。
4.第三,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xiāng)統(tǒng)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xù)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5.第四,為了好好活著,改善人民健康,健康是衡量老百姓是否幸福的標準。
6.第五,最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拓展】
必須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讀】
1.這是原文,以前認為政策理論很抽象、民生很大,但是民生是從生到死,就是與政府談了一場“戀愛”。結婚時要有承諾和責任,為了實現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且出現生老病死時愿意扶持,讓其給予幸福感、滿足感、安全感。
2.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這是本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
(1)幼有所育:幼兒教育。
(2)學有所教: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
(3)勞有所得:就業(yè)。
(4)病有所醫(yī):醫(yī)療保障。
(5)老有所養(yǎng):養(yǎng)老保障。
(6)住有所居:居住問題。
(7)弱有所扶:扶貧。
3.“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處是有層次的,層層遞進。
(1)第一,要有獲得感,無論多少,一定先給予,給了就會有收獲感和獲得感。
(2)第二,給的剛好是需要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就能感到幸福,但是幸福是虛無縹緲的,下一個瞬間可能就不幸福了。
(3)第三,要給實在的,讓大家能體會和感受到的,這時就會有安全感。